我家孩子学了半年舞蹈就不想学了
上课好好的,但是最近怎么都不愿意去学了
我们家孩子说跳舞没意思,不好玩....
这个时候身为家长的你会怎么选?
1、继续坚持,鼓励孩子?
2、勉强坚持,看看孩子的态度?
3、心疼孩子,直接选择不上了?
01
孩子学舞蹈
父母的决定更重要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的想法,希望让孩子感受“爱和自由”,与他们平等对话。
然而有时候会变成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
于是,在孩子对舞蹈、音乐、体育等感兴趣的时候,二话不说报了名,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丧失兴趣之后,又遵从孩子的决定,放任孩子的想法。所以孩子学舞,多数是大人帮忙做决定,并不是孩子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但是过度的“遵从”后会发现,孩子上过的兴趣班不少,但啥都没学会,反而变得任性、没毅力。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条件包容和绝对的平等并不能都带来正向反馈,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以后孩子得到的收获会更感谢父母的良苦用心。
02
想放弃的阶段
是规则建立关键期
每项学习刚开始,都躲不开一段枯燥日子。要是家长这时心软,听任孩子因一时倦怠就放弃,觉得 “不想学就不学”,那孩子学习就只能停在表面。他们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永远体会不到深入学习的乐趣,陷入 “学不好——没兴趣——更不想学” 的恶性循环。
孩子学习得以兴趣为基础,一开始,兴趣确实能让孩子热情满满。可时间一长,多数因兴趣展开的学习都会碰上瓶颈,曾经的兴趣,可能就成了折磨。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必要时 “软硬兼施”。这个过程,亲子间难免有冲突。但只要坚持,熬过艰难期,兴趣就能变成特长。孩子享受特长带来的成就感,又会更主动深入学习,进入 “学得好——有兴趣 ——更爱学” 的良性循环 。
03
训练没效果
还是没用心坚持
不管是选择练什么,包括学什么兴趣班也好,要想有好的效果,有规律的坚持训练是关键,如果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要抱怨孩子的训练没有效果。
练舞是慢工出细活,但是小朋友和家长又渴望立竿见影的看到效果,一蹴而就,这就导致看不到效果的家长和孩子产生畏难情绪。
实际上,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值得坚持。这就如同竹笋生长,前期默默扎根积蓄力量,终有一天会迅猛蹿升。孩子也一样,厚积之后定会迎来爆发式的进步,实现飞跃。
学习新知识从来不是轻松事,既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离不开父母耐心陪伴。
结语:
所以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老师、家人共同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后悔,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对他说一声:“孩子,再坚持一下,我陪着你。”